1、關鍵核心技術上的差距
⑴帶式輸送機動態分析與監測技術:長距離、大功率帶式輸送機的技術關鍵是動態設計與監測,它是制約大型帶式輸送機發展的核心技術。已開發了帶式輸送機動態設計方法和應用軟件,在大型輸送機上對輸送機的動張力進行動態分析與動態監測,降低輸送帶的安全系統,大大延長使用壽命,確保了輸送機運行的可靠性,從而使大型帶式輸送機的設計達到了最高水平(輸送帶安全系數n=5~6),并使輸送機的設備成本尤其是輸送帶成本大為降低。
⑵可靠的可控軟起動技術與功率均衡技術:長距離大運量帶式輸送機由于功率大、距離長且多機驅動,必須采用軟起動方式來降低輸送機制動張力,特別是多電機驅動時。為了減少對電網的沖擊,軟起動時應有分時慢速起動;還要控制輸送機起動加速度0.3~0.1 m/s2,解決承載帶與驅動帶的帶速同步問題及輸送帶涌浪現象,減少對元部件的沖擊。
2、技術性能上差距
我國帶式輸送機的主要性能與參數已不能滿足高產高效礦井的需要,尤其是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的關鍵元部件及其功能如自移機尾、高效儲帶與張緊裝置等與國外有著很大差距。
3、可靠性、壽命上的差距
我國輸送機減速器壽命2萬h,國外減速器壽命7萬h,帶式輸送機上下運行時可靠性差。
4、控制系統上差距
⑴驅動方式:我國為調速型液力偶合器和硬齒面減速器,國外傳動方式多樣,如BOSS系統、CST可控傳動系統等,控制精度較高。
⑵監控裝置:國外輸送機已采用高檔可編程序控制器PLC,開發了先進的程序軟伯與綜合電源繼電器控制技術以及數據采信、處理、存儲、傳輸、故障診斷與查詢等完整自動監控系統。我國輸送機僅采用了中檔可編程序控制器來控制輸送機的啟動、正常運行、停機等工作過程。雖然能與可控啟(制)支裝置配合使用,達到可控啟(制)動、帶速同步、功率平衡等功能,但沒有自動臨近裝置,沒有故障診斷與查詢等。
⑶輸送機保護裝置:國外帶式輸送機除安裝防止輸送帶跑偏、打滑、撕裂、過滿堵塞、自動灑水降塵等保護裝置外,近年又開發了很多新型監測裝置:傳動滾筒、變向滾筒及托輥組的溫度監測系統;煙霧報警及自動消防滅火裝置;纖維織輸送帶縱撕裂及接頭監測系統;防爆電子輸送帶秤自動計量系統。這些新型保護系統我國基本處于空白。而我國現有的打滑、堆煤、溜煤眼滿倉保護,防跑偏、超溫灑水,煙霧報警裝置的可靠性、靈敏性、壽命都較低。